为什么大家不相信国产虚拟化技术?

  

随意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不断提升,虚拟化技术的逐渐成熟,加上主流这媒体的大副渲染,国际厂商营销攻势,仿佛虚拟化之风已经一夜之间横扫中华,到了迫在眉睫急需要上的地步,从几个人的工作室到拥有上万PC的国企,无处不谈虚拟化,甚至很多地政企为了信息化建方面的政绩,突击性上马虚拟化项目,从服务器到桌面应用全套部署,加上服务器硬件与网络设备的改造费用,一个虚拟化项目的投资往往过百万,其实有关于目前虚拟化项目投资回报比以及综合价值的评估很多专家已经做过分析,这里我不想再重复,从技术角度出发虚拟化的确是一项可以实现解决信息化工作中运维问题的好技术,而今很多国内的研发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的产品开发,国产的虚拟化技术也在掘起。

  

不过似乎在很多地方的市场上,国产的虚拟化产品并不愿被企业所接受,他们宁可采购成本更高的国外产品,甚至有人对双方同类产品进行横向评测,现场演示用数据证明优势的情况,也难以打动客户,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国产虚拟化大步迈向应用领域的脚步?

  

笔者也曾与多位大型企业的网络中心管理人员进行过交流,从他们的反馈中得到了一些答案,总结整理如下:

  

1。更相信国际厂商的研发实力,虚拟化软件虽然原理简单,但是要想成为一款成熟的产品,需要研发团队长期的积累,虚拟化产品的研发者需要能与微软、IBM、英特尔这样国际顶尖的系统原厂商有真正深入的代码共享级的合作,这个绝不是国内几个程序员一两年就可以关在开发部里面翻阅MSDN,和系统厂的SDK编写一堆代码磊出来的。

  

2。更相信国际厂商的后续服务能力,目前国际上能做虚拟化产品开发的公司,最短的也有上十年历史,更长在二战期间就已经是美军的电子设备供应商,而我们国内的企业很多都难以“过三关”,很多起初非常不错的产品不幸幺折,皆因为企业后续研发服务跟不上。企业担心产品一旦上马,开发商无力承担后续的研发与支持,企业将面临种种困难。

  

3。信息中心负责人包括企业老总都不敢承担业务中断的风险,虚拟化的项目最重要的就是稳定,一旦出现问题宕机的就绝对不是一两台电脑那么简单,极有可能导致整个业务系统的瘫痪。这种风险可能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他们如果采购的是国际一线厂商的产品,则在“灾难”发生时方便推掉责任,他们可以在质问面前安然的回答:“这个问题是* * *产品本身的问题,连世界500强都用他们产品....”,而这个问题如果是一款国产产品的话,媒体一定会深挖企业采购负责人与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利益关系,是否有采购黑幕。这是一种习惯性思维,国人也喜欢看这个。

  

4。品牌效应+面子工程,很多国企上虚拟化项目更多是为了信息化建设上的政绩,将来上媒体报导,上报材料时,项目标称采用了世界上最新技术……美国* *公司的产品,这些公司的名字往往只会电脑扫雷,斗地主的主儿都听说过的,但是一旦上报是国内某某不知名公司的名字,他们觉得赚取不了面子。

  

5。以上四点总结起来,则是我们国人的通病:“外来的和尚会练经”。

  

可能还有更多的原因我并未收集到,但是从项目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讲,一款产品无论来自何方,最重要的是它的适用性,这里所说的适用不仅在于产品在不同的软硬件环境下是否可以发挥最大的效应,也在于是否符合使用者的习惯,是否符合用户的最终需求。如果它不具备适用性,更品贵的产品也不具有使用价值,则只会成为一件工艺品。

  

笔者两年前曾参与过一个国产虚拟化项目的研发立项,对此深有感受,其实只到现在我一直认为产品的设计理念与不同民族的文化根源有着极大的关系,比如德国人的公司里每天早上上班不用打指纹记考勤,美国企业的电脑上不可能安装行为管理软件,日本企业中桌面虚拟化非常普及,中国企业的电脑中则从游戏到音乐,电影无所不存,这种习惯上的差异是由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根基不同而形成的,所以在国产软件设计的时候,我伴着必须考虑到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企业的管理制度,符合国情的软硬件环境,这些缺一不可。

  

以国内目前竞争最激烈的“桌面虚拟化”为例,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产品的适用性;

  

1。目前国内的大多数企业的网络以百兆为主,客户机硬件配置虽然不统一,但是配置都比较高,所以很多企业的PC机都在当工作站使用,即很多工业制图,图形处理,运算与设计工作都是在客户机上直接完成的,并没有专业的小型机与工作站使用,而不像欧美企业里面普通员工电脑都只做日常的文字处理,OA,报表等工作,而真正的工业级应用则由专门的服务器或工作站来处理。那行在这种条件下XenDesktop, VMwareView是否可以在会话主机不是无限强大的时候承载桌面应用的推送吗?

为什么大家不相信国产虚拟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