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让数据中心无处不在

  

  传统数据中心一直是网络计算和连接的支柱,几乎所有数据都在一个核心集中处理。但随着5 g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激增对网络带宽,计算处理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   

  

  据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预测,到2025年,约20%的数据将是实时数据,无需发回到网络中心进行处理。这意味着企业将建立自己的集中式云计算架构,并加强在边缘处理和存储更多数据的能力。   

  

  思科让数据中心无处不在   

  

  ▲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魏松斌   

  

  在数据边缘化这一趋势下,“5 g MAEC云化端局”的概念已成为行业共识。魏松斌表示,“传统的有线电话在每个区都有一个端局,端局的旧设备替换后,会变成小的数据中心,这就是云化端局,它可以把数据的处理推送到靠近用户的地方。”   

  

  <强>   数据中心策略的三重架构      

  

  数据中心正在边缘化,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建立一个小的数据中心来处理数据,并且边缘和数据中心要随时互通。对此,思科的数据中心策略制定了自动化,多云和安全的三重架构。   

  

  思科让数据中心无处不在   

  

  ▲思科数据中心架构   

  
      <李>   

      <强>   自动化      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存储,网络三部分。市场正在往超融合方向前进,思科HyperFlex将超融合的简易性从核心扩展到边缘和多云。   

      李   <李>   

      全球85%的企业表示,他们将上云,而且是   <强>   多云      思。科CloudCenter提供了公共的统一接口,企业在上多个公有云时,保证应用和接口是不变的。   

      李   <李>   

      没有   <强>   安全      ,就没有云。思科可提供多种安全保障:网络本身内部保障,传统的防火墙,OpenDNS,上云前的清洗等一系列安全解决方案。   

      李   
  

  <强>   ACI无处不在从简洁到丰富      

  

  在数据中心网络和超融合方面,思科因其视野和执行力强劲,而占据Gartner魔力象限的领导者地位。为了实现“数据中心无处不在“这一愿景,思科在网络,超融合,安全和自动化等领域推出了广泛的创新,其中包括:   

  
      <李>   

      通过使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和微软Azure环境,将思科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ACI)扩展到云端,同时将思科的ACI解决方案扩展到AWS和微软Azure云平台。   

      李   <李>   

      将HyperFlex扩展到分支办事处和远程办公室,以更好地支持边缘应用。   

      李   <李>   

      通过一系列软件扩展数据中心的应用性能,安全和多云/混合云管理能力。   

      李   
  

  思科让数据中心无处不在   

  

  ▲ACI的发展进程   

  

  思科ACI可在保证应用灵活性的同时,实现数据中心自动化。随着数据无处不在,ACI经历了多分区,多站点,远程接入,虚拟ACI,直至云ACI阶段。云的ACI实现全部覆盖,就可以叫“ACI无处不在”。   

  

  魏松斌指出,“企业不论要上中心的数据中心,边缘的数据中心,还是要上云,都是一体的。如果一个应用要牵涉到各个数据中心的时候,没有“ACI无处不在”的话,你的意图就不能到所有地方。”   

  

  <强>   面向分支机构的HyperFlex      

  

  在传统的虚拟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计算,存储和网络是分开的,而超融合就是把计算,存储,网络以及虚拟化资源一体化。超融合系统在资源的按需配置,架构的灵活性,部署和管理的效率,资源的扩展能力等多方面都优于传统圣架构。   

  

  同时,超融合系统也能提供类似于传统圣架构的企业级存储特性,保证虚拟化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成为企业关键应用虚拟化的新的选择。思科对超融合市场的定位和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超融合产品的发展上有非常明确的战略,对产品在功能和技术上有极其明确的发展路线图。   

思科让数据中心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