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帽系统中有哪些重要内核文件

  

红帽系统中有哪些重要内核文件?相信很多没有经验的人对此束手无策,为此本文总结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通过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决这个问题。

<强>一、vmlinuz

  vmlinuz是可引导的,压缩的内核。“虚拟机”代表“虚拟内存”.Linux支持虚拟内存,不像老的操作系统比如DOS有640 kb内存的限制.Linux能够使用硬盘空间作为虚拟内存,因此得名“虚拟机”.vmlinuz是可执行Linux内的核,它位于/boot/vmlinuz,它一般是一个软链接,比如图中是vmlinuz-2.4.7-10的软链接。

  vmlinuz的建立有两种方式。一是编译内核时通过“zImage”创建,然后通过:“cp/usr/src/linux - 2.4/- arch/i386/linux/boot/zimage/boot/vmlinuz”产生.zImage适用于小内核的情况,它的存在是为了向后的兼容性。

  二是内核编译时通过命令使bzImage创建,然后通过:“cp/usr/src/linux - 2.4 linux/arch/i386//boot/bzImage/boot/vmlinuz”产生.bzImage是压缩的内核映像,需要注意,bzImage不是用bzip2压缩的,bzImage中的热容易引起误解,bz表示“大zImage”。bzImage中b的是“大”意思。zImage (vmlinuz)和bzImage (vmlinuz)都是用gzip压缩的。它们不仅是一个压缩文件,而且在这两个文件的开头部分内嵌有gzip解压缩代码,所以你不能用gunzip或gzip, mdash;直流解包vmlinuz。

  内核文件中包含一个微型的gzip用于解压缩内核并引导它。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老的zImage解压缩内核到低端内存(第一个640 k), bzImage解压缩内核到高端内存(1米以上)。如果内核比较小,那么可以采用zImage或bzImage之一,两种方式引导的系统运行时是相同的。大的内核采用bzImage,不能采用zImage. vmlinux是未压缩的内核,vmlinuz是vmlinux的压缩文件。

<强>二,initrd-x.x.x.img

  initrd是“初始ramdisk”的简写.initrd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引导的状态。图中的initrd - 2.4.7 - 10. - img主要是用于加载ext3等文件系统及scsi设备的驱动。

  比如,使用的是scsi硬盘,而内核vmlinuz中并没有这个scsi硬件的驱动,那么在装入scsi模块之前,内核不能加载根文件系统,但scsi模块存储在根文件系统的/lib/模块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导一个能够读实际内核的initrd内核并用initrd修正scsi引导问题.initrd - 2.4.7 - 10. - img是用gzip压缩的文件,initrd实现加载一些模块和安装文件系统等功能。

  initrd映象文件是使用mkinitrd创建的.mkinitrd实用程序能够创建initrd映象文件。这个命令是RedHat专有的。其它Linux发行版或许有相应的命令。这是个很方便的实用程序。具体情况请看帮助:男人mkinitrd下面的命令创建initrd映象文件。

<强>三,System.map

  System.map是一个特定内核的内核符号表。它是你当前运行的内核的System.map的链接。

  内核符号表是怎么创建的呢?系统。地图是由“纳米vmlinux”产生并且不相关的符号被滤出。

  对于本文中的例子,编译内核时,System.map创建在/usr/src/linux - 2.4/System.map。像下面这样:

  代码如下:

  nm/boot/vmlinux-2.4.7-10比;System.map

  下面几行来自/usr/src/linux - 2.4/Makefile:

  代码如下:

  纳米vmlinux | grep - v & # 39; \(编译\)\ | \ \ . o $ $ \) \ | \ ([aUw] \) \ | \ (\ \ .ng $ $ \) \ | \(睫毛(RL) DI \) & # 39;|排序比;System.map

  然后复制到/boot:

  代码如下:

  cp/usr/src/linux/System.地图/boot/System.map-2.4.7-10

  下图是System.map文件的一部分:

  在进行程序设计时,会命名一些变量名或函数名之类的符号.Linux内核是一个很复杂的代码块,有许许多多的全局符号。

  Linux内核不使用符号名,而是通过变量或函数的地址来识别变量或函数名。比如不是使用size_t BytesRead这样的符号,而是像c0343f20这样引用这个变量。

  对于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更喜欢使用那些像size_t BytesRead这样的名字,而不喜欢像c0343f20这样的名字。内核主要是用c写的,所以编译器/连接器允许我们编码时使用符号名,当内核运行时使用地址。

  然而,在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知道符号的地址,或者需要知道地址对应的符号。这由符号表来完成,符号表是所有符号连同它们的地址的列表。上图就是一个内核符号表,由上图可知变量名checkCPUtype在内核地址c01000a5。

  Linux符号表使用到2个文件:
  ,

红帽系统中有哪些重要内核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