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软件工程第九章【项目经理】练习与讨论

9.5.1,点们的故事

讲了这么多条条框的框,我们还是来讲几个故事吧。

)是不是所有的好功能都是由点主导,一步一步根据用户需求,按照用户场景设计,然后进行可用性测试等等步骤之后得来的呢?

<强>功能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个来自微软的故事

约摸在1985年微软的一个叫史蒂夫Hazelrig的工程师正在写Mac Excel版本的打印功能,那时候激光打印机很贵,而且离办公室也不近。他懒得经常跑到打印机那儿取打印纸检查打印效果,就写了一个小程序,把要输出到打印机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还有一个放大镜功能可以把局部放大以检查每个像素的位置及效果。这时一个点路过看到了这个小工具,说,这么酷的东西,为啥不做成一个功能呢?

所以后来微软的编辑软件都有了“打印预览”这一功能。然而,用户们并没有正式地要求这一功能。

B)点怎么说服聪明的同事?

这个故事在[注4,注5]中都提到了。在Macintosh研发的过程中,由于计算能力的限制,计算机的图形显示非常缓慢。一位聪明的程序员展示了他的新算法,能很快地画圆形和椭圆。当他得意地展示给史蒂夫·乔布斯看的时候,(作为一个不懂编程技术的点,史蒂夫应该表示仰慕才对……)史蒂夫·平静地反问——你能继续改进,让圆角的矩形框显示速度加快么?程序员说:这个太难了,也没有必要。椭圆不是挺好的么?史蒂夫为了说服同事,建议两人到外面散步,然后指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告示牌都是用圆角的矩形框来实现的,走了一圈,同事就被说服了。过了几天,圆角的矩形框也可以很快速地在屏幕上显示了。

C)点如何找到需求?

一些人常说点负责提需求,Dev就管实现就好了,那需求从哪里来呢?我们用了一章的内容来说明这个问题,参见本书”第8章需求分析”。

D)点的分析能力和韧性

能把市场,我方的优势和劣势,创新的机会讲得头头是道,也是一种能力。在“第8章需求分析”中我们讲过NABC方法[YEKA3],。乔布斯在未来公司时也做过很有说服力的分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1Mzc2NTE2.html 

注意,这么厉害的点,分析得这么透彻,但是下的产品还是失败了。

但是乔布斯没有气馁,又投入了另一个公司的运作——皮克斯。

你有这些能力么?

微软的点有着独特的历史和价值,正如Steven Sinofsky讲的:一直被拷贝,但很少成功复制……[注6][注8]。新的技术浪潮和商业模式给它人士提供了一波又一波的机会,了解点的特点和要求,对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同学来说很有好处。

9.5.2,我是做点的料么?下午在校学生如何为成为做准备

你是否觉得你的长处不在于写代码和调试,而是协调,沟通,让一个团队或组织有效运转起来?你是否喜欢表达,善于和各种专业背景的人沟通?你是否经常思考如何改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问题吗?你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么:新浪微博,豆瓣,qq,微信都可以社交,它们的定位,产品特性,用户群,解决的需求,有什么不同?你是否对以下领域感兴趣,甚至自己找过相关的书来看: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商业模式?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那么我看好你的点潜质。

,

在校学生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锻炼自己的点能力:

——参加多种社团并组织一些活动,最好是草根的活动,而不是由上而下规定的活动;

——选修各种相关学科的课程

——争取在实际的企业中实习

——和小伙伴一起,搞点小生意,小创业

,

9.5.3生活中的三元组举例

我们说过,大部分优秀的团队可以做到目标三元组(多、快、省)中的两个,类似的三元组还可以用来说明各种商品或活动的不同特性,例如,如果你和你的小伙伴想周末去某地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也可以用一个三元组来权衡(快速、灵活,便宜)。请分析各种交通工具的特性(长途汽车,火车,自驾,飞机,自行车,等)。


现代软件工程第九章【项目经理】练习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