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结构体系及运行原理顺序解析

  

  

Jmeter时以线程的方式来运行的(由于Jmeter是java开发的所以是运行在JVM虚拟机上的,java也是支持多线程的)
  

  

  

1。线程组

  

性能测试需要模拟大量用户负载的情况,线程组就是用来完成这个任务的,在线程组中我们可以设置运行的线程数(用户数),运行时长,循环次数等
  

  

2。逻辑控制器

  

控制循环次数等
  

  

3。配置元件

  

性能测试过程中为了模拟大量用户操作我们需要做参数化,那么Jmeter参数化就可以通过配置元件来完成,另外Jmeter也提供了众多的函数(函数对话框),来帮助我们生成动态的数据
  

  

4。定时器(集合点)

  

为了足够真实的模拟用户负载,我们有时会需要模拟这些请求在同一时刻发送,就好像把大家集合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集合的功能
  

  

5。前置处理器

  

在脚本开发过程中,我们在请求发送前可能会做一些环境或者参数的准备工作,如对数据库操作前需要先建立数据库连接或者使用“用户参数”对用户账号密码参数化
  

  

6。取样器smapler

  

用来模拟用户操作,向服务器(被测系统)发出http等请求
  

  

7。后置处理器

  

后置处理器一般放在取样器后,用来处理服务器返回的结果
  

  

8。断言(检查点)

  

用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用一个预设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匹配
  

  

9。监听器

  
      <李>测试结果需要添加监听器来收集   <李>添加监听器,可以保存结果到文件,结果可以供再次分析使用李   <李>展示结果,可以以表格及图形的形式展示结果,方便测试人员分析结果
      李   
  

  
      <李>配置元件   
        <李>元件会影响其作用范围内的所有元件   
      李   <李>前置处理器   
        <李>元件在其作用范围内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之前执行   
      李   <李>定时器   
        <李>元件对其作用范围内的每一个取样器有效李   
      李   <李>取样器取样器李   <李>后置处理器   
        <李>元件在其作用范围内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之后执行   
      李   <李>断言   
        <李>元件对其作用范围内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执行后的结果执行校验李   
      李   <李>监听器   
        <李>元件收集其作用范围的每一个取样器元件的信息并呈现李   
      李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Jmeter结构体系及运行原理顺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