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MongoDB开发者的50条建议Tip23

  

本系列文章翻译自《50技巧MongoDB开发者》,暂时没有找到中文版,反正自己最近也在深入学习MongoDB,所以正好拿来翻译一下。一方面加强自己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让大家也一起来体验一下需要我们这些MongoDB使用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声明自己的英文水平不是太高,加之有些英文翻译成中文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所以在文章中可能会出现英文原词,或者说有些地方的翻译会有些生硬,也就是说会出现直译的地方。翻译该书的主要目的是为大家学习探讨用的,如果有翻译不精准的地方,或者说有更加精准的翻译,还请大家指出,我会及时的更正的,在此先谢过各位了。

  

<强>小提示# 23。不要总是使用索引
  

  

<强>不要总是使用索引

  

之前讲到了使用索引的好处,但是让我提醒你一下,并不是所有的查询都应该使用索引。假设一下,在之前的例子中,你获取的是集合中90%的文档,而不是一小部分的文档。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用索引的话,我们几乎要查询所有的索引。也就是说60 g的索引都会加载到内存中,根据索引的指针还会加载230 g的文档到内存。总共需要加载60 g + 230 g=290 g的数据到内存,这大大超过了不用索引的情况。

  

因此,索引通常在你查询的只是数据的一小部分的时候很管用。有一条经验法则可以参考,一旦你返回的数据超过一半以上,就不要使用索引了。

  

如果你在一个字段建立索引,但是要求返回大量的数据,是很低效的。这时候你可以通过再排序中指定

  

,

  
  <李类=癮lt”>   
  

如果一个查询强制不使用索引,mongodb将会扫描表,意味着通过对比所有的记录来找到符合条件的文档。

  

每次增加,删除,更新一条新的记录,索引都会更新。假设增加一条记录,mongodb或查询新节点的值需要落在索引树的哪个位置,然后在插入索引。对于删除,也需要找到并删除索引,更新值的话,也需要同样的过程,因此索引对于写操作来说会增加额外的工作。

  

,

写给MongoDB开发者的50条建议Ti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