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工人入门安装教程(小白篇)

  

  

码头工人是一种容器相关的技术,简单来说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微型的独立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运行各种软件,然后又在linux服务器上或者是电脑上运行这个系统,这个系统就被称为码头工人容器,而运行码头工人容器的机器就被称为宿主机.Docker的特性使它可以原封不动的在不同的环境下移植运行,这就避免了同样的代码因为服务器上各种环境细微差别导致的BUG,而且码头工人操作简单,易于上手。

  

  
      <李> Web应用的自动化打包和发布。   <李>自动化测试和持续集成,发布。   <李>在服务型环境中部署和调整数据库或其他的后台应用。   <李>从头编译或者扩展现有的OpenShift或云计算平台来搭建自己的PaaS环境。   
  

<强>
  

  

<强> 1,简化程序:
  码头工人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便可以实现虚拟化.Docker改变了虚拟化的方式,使开发者可以直接将自己的成果放入码头工人中进行管理。方便快捷已经是码头工人的最大优势,过去需要用数天乃至数周的任务,在码头工人容器的处理下,只需要数秒就能完成。

  

<强> 2,避免选择恐惧症:
  如果你有选择恐惧症,还是资深患者.Docker帮你打包你的纠结!比如码头工人镜像;码头工人镜像中包含了运行环境和配置,所以码头工人可以简化部署多种应用实例工作,比如网络应用,后台应用,数据库应用,大数据应用比如Hadoop集群,消息队列等等都可以打包成一个镜像部署。

  

<强> 3,节省开支:
  一方面,云计算时代到来,使开发者不必为了追求效果而配置高额的硬件,码头工人改变了高性能必然高价格的思维定势.Docker与云的结合,让云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不仅解决了硬件管理的问题,也改变了虚拟化的方式。

  

  

<强>码头工人客户端和服务器
  

  

在码头工人的官网上提供了对应各种不同系统所对应的客户端,用于操作码头工人容器。

  

<强>码头工人镜像
  

  

镜像是码头工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上面介绍我们说了码头工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运行时也保证容器的一致性,这就是因为每个码头工人容器都是基于码头工人镜像创建的,就好比我们安装系统的时候需要使用镜像,而同一个镜像安装出来的系统又怎么可能会不一样呢?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只要是基于同一个码头工人镜像生成的码头工人容器必定是一模一样的环境,然后我们就可以在任何不同的宿主机上运行这个码头工人容器,所以就保证了代码或者是应用程序不会因为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BUG了。

  

<强>注册
  

  

专门用来存放各种镜像的仓库,我们可以使用码头工人中心这个公共的仓库,也可以自己搭建私有仓库,就和使用Github一样。

  

<强>码头工人容器
  

  

上面已经说过了,真正运行在宿主机上的是码头工人容器,它们是基于码头工人镜像生成的.Docker的安装:

  

码头工人支持Linux, mac和Windows系统,置于安装过程大家可以去查看官方的码头工人文档,也可以搜索别的教程,需要一点Linux基础。注意我们是安装的码头工人,码头工人EE是用于商业模式的。本文下面所有的例子都是使用的CentOS 7系统进行操作。
  

  

码头工人入门安装教程(小白篇)

  

1,检查配置是否满足条件
  

  

在CentOS下码头工人必须保证内核版本是在3.8以上,可以使用<代码> uname ->   

码头工人入门安装教程(小白篇)

  

2,安装设备映射器为码头工人提供存储能力

        sudo yum安装- y yum-utils \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   lvm2      

3,设置下载码头工人CE的仓库地址

        sudo yum-config-manager \   ——add-repo \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4,安装码头工人客户端

        sudo yum安装docker-ce

码头工人入门安装教程(小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