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商的摘星指南:我们能从如祺出行身上学到什么?

  

  自从Uber,滴滴,神州等等一系列企业之间的战争偃旗息鼓之后,网约车市场已经安静许久了。但不论任何市场,都会有变量的存在,就当人们认为网约车市场趋于稳固时,新的变量又出现了。   

  

  从2017年曹操专车密集进入全国各个城市后,汽车厂商入主网约车市场正在成为一波显著的风潮。前有吉利科技集团投资的曹操专车,后有长城汽车主导推出的欧拉出行,最近还有广汽集团与腾讯,广州公交集团,滴滴出行等投资者共同合作的创新移动出行业务:“如祺出行”。   

  

  变量出现的背后是熵态的提高——正因当不确定性的增加,市场中才出现了更多的机会。   

  

  熵态增加,谁为出行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出行市场新一轮的不确定性出现在哪?   

  

  从2011年左右由共享经济而兴盛的网约车市场,其本质机制是C端市场的资源共享和信息的加速流通。网约车应用通过建立平台,帮助有空余汽车资源的人和拥有出行需求的人建立高效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技术进步的状况。   

  

  而以如祺出行为代表的新一波网约车产品,其产品自身和所处的市场环境,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相比此前以互联网企业/共享经济创业企业为主的情况,如今网约车市场的新玩家,几乎都是由汽车厂商主导或参与的B2C模式。其中如祺出行采用广汽的智能网联新能源定制车型,欧拉出行全部启用长城新能源车型,曹操专车则由吉利提供定制化的新能源车型。   

  

  汽车厂商的摘星指南:我们能从如祺出行身上学到什么?”>
  </p>
  <p>
  这其中的原因或许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提升有关,但是网约车车型的集中化和定制化,意味着车联网,智能汽车等等新技术可以以前置化的方式进入网约车产品。
  </p>
  <p>
  举例来讲,通过统一车型搭载统一车联网系统,可以大大提升智能调动效率,拥有统一化的车载娱乐系统,则可以让网约车产品更好的撬动出行场景中的娱乐需求甚至消费需求。平台化的统一管理,也能够建立更好的品牌效应,更规范化的管理和更安全的服务保障,进而以这种方式,去促进网约车商业效率的提升。
  </p>
  <p>
  这种全新的模式,在广汽集团和腾讯合作的如祺出行身上体现的最为典型。
  </p>
  <p>
  五层高塔可摘星:腾讯究竟为如祺出行解决了哪些问题吗?
  </p>
  <p>
  看到这一对合作伙伴,我们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广汽集团提供的是新能源汽车本身,而腾讯负责提供技术。
  </p>
  <p>
  在去年年底,发布智慧出行战略后,腾讯“四横两纵一中台”的出行业务矩阵在不断的完善和升级,其中包括腾讯车联,腾讯汽车云,腾讯智慧4 s店解决方案这些针对于现有出行需求的解决方案,还有腾讯自动驾驶及5克车路协同这样面对未来驾驶场景的技术;腾讯位置服务,腾讯出行服务解决方案和针对公共交通场景的腾讯乘车码。
  </p>
  <p>
  建立在这些出行产业升级的基础之上,腾讯还能够将自身的海量内容,服务平台和安全保障系统开放给汽车厂商,加上腾讯云和腾讯AI提供底层保障,车企可以建立起自主的车联网云平台和超级大脑。
  </p>
  <p>
  在如祺出行这款产品中,腾讯并不亲自参与运营,而是输出全栈出行服务解决方案。换句话说,除了汽车和司机本身之外,腾讯可以帮助汽车厂商解决其他所有问题,腾讯也喊出了希望成为出行服务企业的Tier1的口号。
  </p>
  <p>
  就像在如祺出行这款产品中,腾讯就依靠自己的智慧出行技术能力,满足了汽车厂商在搭建网约车产品时的五层需求。
  </p>
  <p>
  第一层,是地图与云的需求。
  </p>
  <p>
  网约车产品的根本,是根据磅寻找车程位置,并在云端进行信息交换。在和如祺的合作中,腾讯就提供了高拓展性和高性价比的公有云服务,结合腾讯地图位置服务和场景化大数据服务,为如祺出行提供包括全平台地图接口,多种导航模式,定位,搜索,轨迹,路线等多种定制服务,减少汽车厂商自身的开发负担。
  </p>
  <p>
  <img src=汽车厂商的摘星指南:我们能从如祺出行身上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