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基于领域分析设计的架构规范

介绍

本篇内容主要讲解“春基于领域分析设计的架构规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本文介绍的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学习“春基于领域分析设计的架构规范”吧!

领域聚合

让我们用一个相对简单的小电商系统来举例,来说明几个概念,这个电商系统的大概需求如下

  • 我们主营的商品是甜品,计划让用户能过通过微信小程序来完成下单到支付的整个流程

  • 用户能够在我们的小程序主页选择甜品主食,然后选择详细的一些辅料搭配,最终下单,(为了简化,暂不考虑购物车,也就是一单只有一个甜品)

  • 目前只允许堂食,不考虑配送

  • 对了,我们偶尔还会需要派发一些优惠券,用户能在支付的时候输入优惠券进行抵扣(一次最多用一张)

  • 我们想能够记录好每个用户从下单,支付,到制作完成的整个流程记录

然后,我们能够很快得出这样一个模型图

spring基于领域分析设计的架构规范

简单来说就是:

  • 一个用户可以创建多个订单,当然也可以不下单

  • 一个订单会产生至少一条订单变更记录(从创建开始)

  • 一个订单只对应一种商品,假定商品的“辅料搭配”只作为一个“备注”属性存储到商品

  • 一个订单最多使用一张优惠券,而优惠券,当时可以一直不被使用

如果这个时候问你 你觉得那两个模型类的相互关系是最紧密的呢? 相信几乎大家对这个答案没有异议

spring基于领域分析设计的架构规范

可能你这时说不上来原因,但至少从直觉来看,大家都会这么选择,而且确实也是如此

因为这是一个聚合——订单聚合。

他们的关系很紧密,有多紧密?如果一定要挑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来说,就是:订单变更记录不能离开订单而单独存在。对,他们必须在一起,而且订单是中心,变更记录是它的旁支。如果订单不存在了,或者不指定某一个订单,那么这个变更记录则毫无意义。

其中,Order被称之为聚合根(Aggregate Root),或者根实体(Root Entity)。所有的行为都从订单出发,而类似订单变更记录这种非根实体,则不直接与外界打交道。

那优惠券呢?优惠券不也只能用于订单吗?它不应该属于"订单的优惠券”吗?

并不会,因为优惠券可以停留在不被使用的状态,在那时,它是脱离订单而存在的,而且我们可以在不需要外界任何其他领域的情况下,直接对优惠券进行一些设置修改,这也说明了,它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或者说独立的聚合存在

至于分析出来的目的,在充血模型一章我们再详细说明。

分层模型

下图为《领域驱动设计》中所提到的分层架构

spring基于领域分析设计的架构规范

关于原书对四层的介绍,我在这里先不原文复述了,我以我的理解(或疑问),分别挑选重点进行介绍:

用户界面层

其实这里有些困惑,我不知道作者是否将前端应用也包含进来。如果没有,那么这里可能就类似我们说的网关,或者路由配置层之类。不过总之,这里并不是领域分析的重点。

应用层

这是一个和领域层的界限相对模糊的一层。在原书中,这一层的描述是这样:

定义软件可以完成的工作....它不包含处理业务规则或知识,只是给下一层中相互协作的领域对象协调任务,委托工作。

<强>“定义软件可以完成的工作”强,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一个应用服务的入口,一个功能单元,一个API,那么,以SpringMVC为例,那么我们开发时入口是什么?自然是<代码> @ controller> @ transactional> @ service>

<强>”它不包含处理业务规则或知识”强,并非完全”和业务无关”。广义上来说,连一个商业项目的整个架构都是为业务来服务,就算是遵循了“开闭原则”,保证了“扩展性”,依旧是以业务方向做主导,所以,应用层也会涉及业务,但是却非“核心逻辑”。那如何界定?我目前也没有想到一个可以简单描述出来的说法,只是做了一些相对简单粗暴的规定:如果这个功能要求用到一些公共的组件,诸如文件上传下载,EXCEL/WORD等文件解析等明显是工具型做法,一般来说都能放在这一层。

春天基于领域分析设计的架构规范